設計思考是什麼?不只設計工作,也設計人生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近年來在設計和創新領域中非常熱門的一個概念。它不僅適用於設計師,任何人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設計思考。

設計思考的五個步驟

  1. 同理心(Empathize)

    • 這一步很重要,因為我們需要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困難。你可以通過訪談、觀察、調查等方式,深入體會使用者的感受和行為。比如,你設計一個新的手機應用程式,首先要知道使用者平常怎麼使用手機,遇到什麼麻煩。
  2. 定義問題(Define)

    • 當我們收集到足夠的資訊後,就要把問題整理清楚。這個步驟就是把使用者的需求和挑戰具體化,變成一個清晰的設計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3. 創意發想(Ideate)

    • 在這一步,我們要放開腦洞,想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這裡強調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先不去評判哪個好或不好。這個過程很有趣,你可以和團隊成員一起腦力激盪,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靈感冒出來。
  4. 原型製作(Prototype)

    • 選出最有潛力的想法,做出簡單的原型。這個原型不需要很複雜,可以是手繪草圖、紙模甚至是簡單的數位模型。重點是要能快速測試和改進。
  5. 測試(Test)

    • 把原型拿去給使用者測試,看看他們的反應,收集反饋意見。根據使用者的反饋,不斷修改和優化設計。這個過程可能會反覆幾次,直到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設計思考這麼重要?

設計思考強調以人為本,所有的創新都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設計出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還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設計師、企業家還是普通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設計思考的起源與發展

設計思考的歷史背景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中期。最早的設計思考理念來自於建築和工業設計領域,強調通過創新的設計方法來解決複雜的問題。

  1. 20 世紀 50 年代

    • 設計思考的早期概念開始在建築和工業設計領域出現,特別是在德國包豪斯學校(Bauhaus School)和美國的芝加哥新包豪斯學校(New Bauhaus)有明顯的體現。
    • 這個時期的設計師們開始強調設計過程中使用多學科的方法,將藝術、科技和人文學科結合起來。
  2. 20 世紀 60 年代至 70 年代

    •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們開始系統化設計思考的理論,並在教學中應用這些方法。
    • 1969 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在其著作《人工科學》(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中提出設計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並將其定義為「塑造環境以達成目標的有意行為」。
  3. 20 世紀 90 年代

    • IDEO 的成立標誌著設計思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IDEO 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設計和創新公司,由 David Kelley、Bill Moggridge 和 Mike Nuttall 創立。
    • IDEO 通過成功的案例展示了設計思考如何在企業中應用,並將設計思考推廣到更廣泛的商業領域。

主要貢獻者

設計思考的發展離不開一些關鍵人物和成功案例的推動,他們的工作使得設計思考逐漸成為解決複雜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

  1.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 作為設計思考理論的奠基人之一,西蒙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設計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概念,這對設計思考的理論基礎影響深遠。
  2. IDEO 和 David Kelley

    • IDEO 的創始人之一 David Kelley 致力於將設計思考應用於商業領域。他在斯坦福大學創立了 d.school(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將設計思考的教育普及到更廣泛的人群中。
    • IDEO 的一些成功案例,例如為蘋果設計的第一代鼠標、為醫療行業設計的創新產品,展示了設計思考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
  3. Tim Brown

    • 作为 IDEO 的現任 CEO,Tim Brown 在其著作《設計思考改變世界》(Change by Design)中,詳細闡述了設計思考的過程和應用,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法如何驅動創新。
    • Brown 的工作進一步推動了設計思考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

設計思考的應用領域

我自己第一次看到是用在設計產品 UIUX 上,這邊也用他來舉例。

UIUX 設計

設計思考在 UIUX 設計中幫助設計師以人為本,創造出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1. 以人為本的設計

    • 設計思考強調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理解他們的需求、挑戰和行為模式。例如,在設計一款新的智慧手機時,設計師會通過訪談和觀察,了解使用者在使用手機時遇到的問題,並根據這些洞察進行設計。
  2. UX 流程設計

    • 透過詳細的研究使用者在使用服務過程中的體驗,找出每個接觸點的問題並進行優化。通常 UX 設計師會使用體驗地圖來幫助設計師可視化使用者在使用服務過程中的每一步,瞭解使用者在每個節點的感受,從而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3. 快速原型(prototype)與測試

    • 設計思考中的原型製作和測試步驟使得設計師能夠迅速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產品模型,並進行反覆測試和改進。在 UIUX 設計中,這邊會快速的繪製 wireframe 來進行測試,他可以是手作的紙片,也可以用現成的 mockup app 或是網路服務製作的測試用 prototype,重點是表達自己想嘗試的那個核心功能與體驗。
  4. 持續改進

    • 設計思考是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企業可以不斷通過測試和反饋來改進業務流程,適應市場變化和使用者需求。在 UIUX 領域,一個 app 的更新其實會有週期的,可能是一週也可能是兩週,會看公司企業習慣而定。

設計思考如何對個人人生帶來幫助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不僅僅是一種解決商業問題和創新設計的方法,它也可以應用在個人的生活中,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挑戰,實現目標,提升生活品質。以下是設計思考如何對個人人生帶來幫助的一些具體方式:

1. 理解自己和他人(同理心)


深入理解自我需求:設計思考的第一步是同理心,即深入了解和體會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在個人生活中,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聆聽自己的內心,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情感狀態。


改善人際關係:同理心不僅對自我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關心他人,改善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關係。這有助於建立更深厚和諧的人際連結。


2. 清晰定義問題


明確人生目標和挑戰:設計思考強調將問題清晰定義出來,這在個人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更具體地了解自己面臨的挑戰和目標。例如,想要改變職業或學習新技能,可以首先明確目前的困境和需要達成的具體目標。


聚焦關鍵問題:將生活中的問題具體化,有助於我們集中精力和資源,解決最重要的問題,避免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3. 創意發想

探索多種可能性:設計思考鼓勵創意發想,即產生大量的創新想法。在個人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這一方法來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案和可能性,不局限於傳統的思維方式。例如,當我們遇到職業瓶頸時,可以考慮不同的職業路徑和發展方向。


激發創造力:創意發想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敢於嘗試新事物,勇於接受挑戰,從而找到更有趣和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4. 原型製作


快速試驗新想法:在設計思考中,原型製作是將想法轉化為可視化的模型並進行測試。在個人生活中,我們可以快速試驗新想法,比如嘗試新的興趣愛好、建立新的習慣或探索新的工作機會。


避免過度規劃:原型製作強調快速試錯,這幫助我們避免過度規劃和猶豫不決,迅速行動,及時調整。


5. 測試與審視

收集回饋並改進:設計思考中的測試步驟強調收集使用者的回饋並進行改進。在個人生活中,我們可以定期反思和評估自己的進展,聽取他人的建議,並根據回饋不斷改進和優化自己的人生計劃。

靈活應變:通過不斷測試和調整,我們能夠更靈活的應對變化,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保持成長和進步。

小結

設計思考在產品設計、UIUX設計、業務流程改進和策略制定等領域中都有廣泛應用。他強調以人為本、跨學科合作和持續改進,幫助企業和設計師創造出更符合使用者需求和市場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透過設計思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決複雜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並制定出更具競爭力的策略。

而對於一般大眾,瞭解設計思考也可以對於自己的人生帶來幫助,可以嘗試瞭解與使用看看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