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和電腦繪圖如何決定畫布大小?

最近經常被問關於在進行電腦繪圖和平面設計時該如何決定畫布要開多大的問題,因為通常自學的時候大家都會先教軟體的使用方式和基本概念,這種經驗的東西比較少人會分享,我這邊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一、根據最終用途決定畫布大小

畫布大小應根據設計的最終用途來決定。如果是用於印刷,通常需要使用高解析度(例如 300 DPI)的設定;如果是用於網頁或數位顯示,也就是在螢幕上顯示,可以使用較低的解析度(例如 72 DPI)。

  • 印刷品:根據紙張尺寸設置畫布大小,如 A4(210×297 mm)或海報(18×24 英吋)。
  • 數位媒體:根據設備、螢幕或平台的需求設置,如網頁橫幅(1920×1080 像素)或社群媒體貼文(1080×1080 像素)。

二、考量設計的細節和複雜度

如果設計需要包含很多細節或複雜的元素,較大的畫布可以給你更多空間來處理這些細節,並保持清晰度。

如果開得太小的話,因為像素太少,你可以在畫面放入的元素就會變少。

三、考慮工具和軟體限制

不同軟體和硬體的能力會影響你能順利處理的畫布大小。了解並考量你使用的設計軟體對畫布大小的限制,以及你的電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稍微留意的是,我們即使是使用同一臺電腦,有時候還是會遇到個性不太一樣的裝置,再加上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所以會比較建議大家可以自己學習和自己的電腦相處,先嘗試做做看,慢慢的你就會知道電腦的極限在哪裡,而不會強迫他。

四、縮放和靈活性

有時候可以在設計時使用較大的畫布,完成後再縮小到所需尺寸。這樣可以確保在任何尺寸下都能保持設計的質量。

這個也是我自己習慣的做法,因為我自己以前在執行專案的時候,常常遇到需求變更的狀況,為了避免重複工作,我會儘量選擇可以快速變通的做法,一部分也是符合我自己比較懶惰的個性,能省力的地方會儘量不再多花力氣。

也有一些狀況是例如做動畫,我通常會和美術設計或是繪師討論,請他繪製比 1920 x 1080 解析度再大一些的原始圖,這樣我如果想在動畫中做放大的效果,才不會發生模糊的狀況。

結論

其實跟其他設計的概念很像,我們會依據最終使用者,也就是目標受眾來決定我們如何設計。

而畫布大小則是會根據設計需求和最終輸出用途來決定畫布大小,並考慮工具和設備的能力來決定。

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但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習慣的並且實作上不會出問題,那就很好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