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的世界裡,「看」的能力是設計師必須多加練習的能力。
「看」可以分為觀察力和審美能力,觀察力讓設計師能夠捕捉細微的變化和細節,知道每一個視覺要素能帶來什麼效果和訊息。而審美能力則幫助設計師在傳達訊息的同時做出賞心悅目的畫面,達到吸引目光、打動人心的效果。兩者的結合使設計作品既具美感又具實用性。
在初學時期看不出來差別或是不清楚怎麼練習是沒有關係的,這些都是可以經過練習學習起來的。
像我以前畫畫跟同學的擺在一起都看不出來自己為什麼排比較後面,回憶起來當時真的很無助,後來在各種練習和大量觀看之後,多年後又回到以前的畫室見老師,看到學生的畫放在一起,馬上看出差異,當下很欣慰,努力都值得了。
今天就來分享在還不會「看」的時候可以做哪些事情幫助自己「練眼睛」呢?
臨摹和模仿
臨摹和模仿是學習設計的基礎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被推薦的方法。
但一直都沒有人可以說清楚為什麼要臨摹,我自己在非常多年後才真的理解為什麼,當你在模仿與臨摹的時候,你的手和你的腦需要一起合作,這中間有很多細節是只去看無法理解的,為什麼這邊要使用亮色?為什麼這邊要加一條線?為什麼這邊要使用圓形等等,即使我們並不知道我們臨摹和模仿對象在真的設計或創作的時候是怎麼想的,但在我們跟著設計或是繪畫的時候,我們可以跟著這中間細緻的思考獲得更多以往只用看的無法擁有的新的理解。
在一開始沒有自己擅長的風格時,可以挑選多種風格的設計作品進行臨摹。這包括平面設計、插畫、UI 設計等不同領域的作品。多樣化的練習有助於設計師拓展視野,在這之間你會遇到一個風格自己做出來特別有成就感並且不費力又喜歡,也許這就是屬於你的個人風格。還沒找到也不用氣餒,當你發現一個風格自己不喜歡或不適合自己,你也前進了一大步,刪去法也是很有力量的。
觀察生活週遭
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從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發掘設計靈感。無論是街頭廣告、商店的招牌、包裝設計,還是公共空間中的標識系統,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設計元素都能成為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有意識的觀察和分析這些設計,設計師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排版、配色和構圖技巧。
現在手機很方便,可以把看到的元素拍下來整理到自己的筆記軟體裡面,像我一直以來沒有特別跟別人說,但已經拍照了好幾年,默默的也從攝影中練習了構圖技巧,也蒐集了不少資料。
也可以隨身攜帶一個小筆記本,當看到有趣的設計元素或突發的創意時,可以立刻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幫助設計師蒐集靈感,還能提高觀察和思考的敏銳度。最近我在玩的是 M 5 筆記本,我把寶藏的句子收錄在裡面隨身帶著,有什麼想法也會寫下來,我非常喜歡。
不要小看這個練習,經過觀察,我們才可以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例如石頭的紋理、紙張的紋理、影子的呈現細節、光線的細節、水彩在不同紙張如何滲透等等,這些很細微的東西可以讓你的作品更生動,比較不會讓人覺得違和感過多。
嘗試分析設計作品
看到喜歡和不喜歡的設計作品,可以嘗試進行分析,不僅僅是欣賞它的表面美感,而是深入探討設計師的創作過程和背後的設計理念。
嘗試多問自己,為什麼我喜歡這個設計?為什麼我不喜歡?為什麼這樣的視覺元素讓我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設計師選擇這個字體、構圖等等。
在這些問答中我們會逼迫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加深頭腦神經元的刻痕,下次進行實戰設計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狀況就可以使用看看,在這之間就會慢慢進步。
也可以參加一些設計師活動,如設計比賽、設計展覽、設計師聚會等,與其他設計師交流和討論作品。在這些活動,可以聽取不同設計師的觀點和意見,學習他們如何看設計,並且可以得到對自己作品的回饋,從而進一步改進和提升自己的設計水準。這些活動還能拓展人脈,了解行業動態,激發更多創意靈感和合作,可以多嘗試參加。
建立靈感庫
如前面觀察生活周遭,平常也可以逛一些專門放設計作品的網站,例如 Pinterest 、Behance 等等,一邊訓練眼睛,一邊學習「看」的功夫。
要搜集資料的話可以使用 Eagle 這個軟體,更新非常快速,而且功能非常全面,大力推薦!
參加展覽和設計活動
在設計圈,如果你有意識的去跟圈子的活動,常常會看到有人很熱心的辦一些展覽、講座或是工作坊等等,都是很適合初學者認識其他設計師或是前輩的地方,也許你在尋找的答案就在活動中喔!也很適合在這個活動中練習聊天,不然設計師經常埋頭苦做,都忘記自己是多麼風趣幽默的人,這樣就有點可惜了~
有餘力的話也可以創作自己的作品,與其他人分享,可以聊到製作、創作的過程和一開始是如何思考的,也許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很有意思。
練習速寫
雖說設計師不一定要會畫畫,但是如果會的話,在設計一些比較可愛有趣的版面會比較吃虧,有餘力的話還是很推薦嘗試練習看看,也許會拓展你的設計風格,會感到更自由喔!
速寫的話,適合每一種人,在街角咖啡廳坐下來就可以開始,或是你可以在通勤的捷運上本子拿出來就直接開畫!
一開始可能難以上手,但多練習,也許你可以從線條當中,慢慢掌握物體的結構。會越畫越好喔!
閱讀設計相關書籍
現在的設計書籍也越來越多,我自己很喜歡逛書店,就會走到設計類型看有什麼新書,可以先挑有興趣的 3 本來看,一樣也是不用急,一點一點學習,人是可以積沙成塔的,相信自己。
反思和總結
如果有幸執行了比較完整的專案,可以在最後完成之後回顧一下,反思中間執行上是如何執行,遇到哪些問題,這次是使用什麼方法解決等等,哪邊可以做更好?
不用做鉅細靡遺的報告,簡單想過一次也有效,自己有過什麼感受等等,下次可以怎麼回應問題會更好?
隨著經驗累積,你就會越來越厲害喔!
結論
有看完上面的介紹,會發現這些練習都很生活化,很需要平日的累積。如果還沒有感受到的話,平常可以先假裝自己懂來嘗試看看,也許哪天就開竅了!
也或許,這些練習在某一天會內化成你的習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推薦《原子習慣》這本書,可以嘗試累積習慣資產,祝你每天累積一點點,最後複利賺飽飽喔!